-
紫金之旅——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会赴紫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社会实践调研团紫金前瞻 ——福建有个紫金山 有人说“紫金”是一个很美的词,绚烂与浪漫中似乎蕴涵着奇妙与遐想,对于大多数的地大学子而言“紫金”并不陌生,一年一度的“紫金科技奖学金”是每个地大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誉与奋力拼搏的目标。而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所设奖项中最高的“紫金科技奖学金”正是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交流合作的产物,也是地大与“紫金”联合办学的友谊见证。 说到“紫金”就不得不提起福建的黄金工业,更不得不说起在紫金宝地下热情纯朴的人民和那片红色的土地。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黄金工业起初长时间处于停滞发展的阶段,被扣上了“矿源少,品位低”的帽子,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的坚实脚步,黄金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位于革命老区上杭县的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个遵循经济规律组建起来的以金为主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的集团公司,以超常规的思维,取得了令人...2004/07/27
-
答投资者问——有关市盈率及市值问题的答复近日不少投资者就香港部分媒体登载的有关公司流通股市盈率及市值问题,来信、来电向公司反映并提出咨询。非常感谢这些投资者对本公司的关注,公司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答复: 于2004年4月3日召开的本公司二届六次董事会提出了2003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建议:按2003年末已发行股本1,314,130,910股为基数,每1股派发现金0.15元;同时建议用储备金按每1股转增1股新股派送股东。于2004年4月27日营业时间结束时名列本公司股东名册的本公司股东有权获得上述分配。 于2004年5月28日召开的本公司200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分配方案。本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完成了分红派息及股本转增事宜。新增的H股于2004年6月28日上市流通。(请查阅2004年6月24日本公司刊登在香港经济日报和联交所网站的“派付末期股利及透过转拨盈余储备金发行新股”的公告) 一、 关于市盈率 ...2004/07/24
-
中地大紫金地质本科班圆满完成招生工作近日,紫金矿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培资源勘查工程(即地质)专业本科生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紫金矿业委托中地大培养地质本科生,是我司在人才战略中又一重大举措。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减少地质专业招生,又因社会对地质行业的偏见,高考后报考地质专业的高中毕业生少,许多地质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地质工作改行了,近几年,地质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难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百年紫金、世界紫金发展战略需要,我司2004年在中地大开设紫金地质本科班,重点招收闽西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尤其是贫苦子弟,并结合紫金实际情况编制了专门的培养计划,为公司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专门人才。据中地大反馈,这种办学模式也是我国校企结合一个先例,是高校办学的一种创新,得到国家教育部及福建省招生办大力支持。 能否成功开办中地大紫金地质班,招生是最大难题,招生宣传是关键。从往年中地大资源勘查专业招生情况来...2004/07/24
-
我司地质地专业培训班在中国地质大学开学7月15日下午,由我司委托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举办的地质知识培训班在地大召开了开学仪式。地质大学邢副校长、资源学院党委蓝书记、资源学院部分教授、老师及当天风尘仆仆来到地大的我司参训学员共60人到会参加。 邢副校长和蓝书记、地大教授范永香、培训班班主任赵教授等先后在开学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高度肯定了紫金矿业在人才培养、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战略眼光,动员全体教师要切实完成好此次教学培训任务,全体学员要初步把地质专业基础知识学到手,为紫金矿业今后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紫金矿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员工培训工作的力度,得到了包括中国地大在内的多所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此次组织46名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的地质专业知识培训,是公司根据企业对外扩张、更多地占领资源、准备向国际矿业行业拓展的战略高度考虑的,重在培养复合型的人才...2004/07/20
-
紫金山: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日前,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命名北京韩村河、首钢总公司等306个单位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决定》,我司的紫金山黄金工业旅游区榜上有名。以黄金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为主要吸引物的紫金山黄金工业旅游区,正式成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04/07/20
-
国务院经济研究所专家吴敬琏、陈兴泰到阿舍勒铜矿调研国务院经济研究所专家吴敬琏、陈兴泰到阿舍勒铜矿调研 7月16日,中国资深经济学家,国务院经济研究所专家吴敬琏、陈兴泰教授一行冒着酷热来到中国西北最偏远的阿舍勒铜矿进行调研,在可以俯瞰矿区全境的参观平台上,两位专家仔细的听取了公司陈家洪总经理对矿区全部情况简介,当陈家洪总经理介绍到矿区投资由设计的6.8亿元降低到4.8亿元,建设期由3.5年降低到2.5年,并根据阿舍勒铜矿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优化设计,节约投资近千万元,在基建期创造了主副井井塔与井筒平行施工作业等多个中国第一情况时,两位专家频频点头,大为赞赏。他们希望阿舍勒能在今年九月顺利试投产,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他们认为,阿舍勒铜矿的顺利试投产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铜金属供应紧张的局面。两位专家语重心长的说: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一定要合理、充分的开采,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姚维平)200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