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还是那座山……——吉林珲春紫金改制启示录(之一)山,还是那座山…… ——吉林珲春紫金改制启示录(之一) ●《中国黄金报》记者 李超 中国黄金矿业历经三年的市场化蹒跚之后,如今已走到一个大的转折关口。后资源时代的来临,迫使中国黄金矿业发展必须只争朝夕。谁将会成为这场盛宴中胃口最大、最聪明、最具胆识的饕餮者?谁来为业界昭示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重划资源竞争的跑道? 从闽西大山中率先起跑的紫金矿业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当紫金冲刺的身影速度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偏居一隅的延边小西南岔时,有人端着肩膀说:“挽救小西南岔的‘生命’已回天乏术。”但珲春紫金却出乎意料地崛起。 在成功实践了“抢占先机”的军事经典理念后,人们在对紫金经营层将隐忍潜行、韬光养晦的东方哲学实行彻头彻尾的颠覆表示大惑不解时,有可能忽略了一个极具时代色彩的因素,即以改制为主要核心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启示作用。如果仅用关键词来连缀,就是资源——改制——振兴。...2004/07/17
-
新阳光的守望者——吉林珲春紫金改制启示录(之三)新阳光的守望者 ——吉林珲春紫金改制启示录(之三) ●《中国黄金报》记者 李超 春夏之交。我与福建某地方电视台一路同行,首次来到吉林紫金珲春金铜公司采访后,其中一名策划人毅然决定要以“长白山下,图们江畔”作为他们这部专题片的“背景”,尽管此地与长白山南辕北辙,距此矿尚远,大约200公里左右。他认为不如此,不足以凸现象征意义,或标志性提示,而不用矿山所在的森林山、香房河,理由很简单,鲜为人知。但也就是在几年前,福建紫金蜇伏在闽西的大山中,又能有几人识呢? 本人就曾闹过这样的笑话。第一次到紫金时,第一反映竟是虎踞龙蟠的钟山,谁曾想,几易寒暑后紫金声名大躁,扬名业内。自然人们的目光也从当初的茫然,到“居高临下”的藐视,到平视最后到仰视。即使是几年前,大爆破把紫金山峰巅来了个大掀盖儿,海拔陡然降到1050米,但并不妨碍人们的仰视。巨变毕竟发生了,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发生了。在紫金人的...2004/07/17
-
一缕新的黄金曙光——吉林珲春紫金改制启示录(之二)一缕新的黄金曙光 ——吉林珲春紫金改制启示录(之二) ●《中国黄金报》记者 李超 利器待发 改制完成平稳过度的同时,紫金珲春几乎同步上了两个大项目,一个是投资7000万元兴建一座日处理量达4000吨的选厂,日选矿石能力为老厂的5倍,其技术与规模均居行业之首;同时又投资4000万,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热压浸出技术,在珲春建起一座金铜精矿湿法冶炼厂。4000吨选厂、湿法冶炼厂,再加上已探明的31吨金属储量和新圈占的矿区周边207平方公里的探矿权,这是紫金珲春振兴的四大利器。 公司领导为记者算了这么一笔帐,经测算,现在的采矿综合成本20元/吨,选矿成本35元/吨,加上管理费用5元/吨,综合总成本60元/吨左右。(假设金品位为0.9克/吨,回收0.6克/吨,价值40元;铜0.33,回收0.24,价值20元,生产保本经营。)规模扩大以后,选矿的成本将控制在24元/吨左右,采矿成本控制...2004/07/17
-
厦门紫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为充分利用厦门特殊的地理优势及特区的优惠政策,依托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业优势和专有技术,在总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厦门紫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申报“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日前已通过了专家现场考核和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于6月30日正式被厦门市政科学技术局认定为“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第一批,证书编号为:0435100W0264),厦门紫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04/07/16
-
紫金董事会给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打分:优秀紫金董事会给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打分:优秀 ——紫金矿业日前召开2004年半年工作会议暨二届二次职代会 7月11~12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2004年半年工作会议暨二届二次职代会。公司总经理罗映南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报告,全面概括了上半年的生产经营情况,接受公司董事会和职工代表的检阅;并对下半年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公司董事长陈景河代表董事会给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打出了优秀分。 在会议的第一天,总经理罗映南,以及公司总部各部室、公司各分公司子公司的负责人在会上就半年来的工作进行了现场汇报。罗映南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报告中指出,半年来,公司全体员工深入贯彻和落实公司第二次党代会、发展研讨会、二届一次职代会暨2004年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公司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年度经营目标,积极探索集团管理新模式...2004/07/16
-
把握资源关键 实现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把握资源关键 实现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2004年半年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综述 7月12日上午,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在2004年半年工作会议暨二次职代会上作《把握关键 实现跨越》的重要讲话。陈景河强调:矿业公司最核心的资产就是资源,集团公司现在最需要的人才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素质好,懂专业又有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跨国经营人才。在人才使用问题上,要坚持思想素质是用人的第一标准,要知人、要善任,要采取确实有效措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和高效配置。 陈景河强调指出:资源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拥有资源就拥有未来。要打造百年紫金就必须加大资源控制力度。各级管理部门要把资源管理作为最重要的资产,要加大资源控制的投资,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和高效配置,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打,为打造“百年紫金”、实现集团公司“三步走”战略打下坚实基础。陈景河指出,公司实施人才...2004/07/16